关闭

青外食堂: 发现那些正在消失的老上海点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08浏览次数:88

老上海味道,是童年时拿着奶奶给的早餐钱,经过儿童公园,在转角排队等大饼油条、糖糕出来的香味;老上海记忆,是走到弄堂口,坐着晒太阳的3号里阿婆笑眯眯地问“侬早饭吃过了伐”。

老上海点心,是漂泊在异乡的张爱玲,在逛蒙特利公园市华人市场买到葱油饼,味道即使比不上在上海吃过的,也总算是过了瘾。


怀旧风日盛的当下,总是在无意识地寻找以前的上海味道,名字对了,味道总说不上哪里不对,直到在青外食堂吃到它们,味蕾的回忆全来了......

  “外面做的点心,放了糖精、添加剂,肯定影响口味啊!”点心师傅钱阿伯一面说,一面指着盘子里的糖糕,“你看,我们做的,放了几个小时,按一下还这么有弹性,为什么?一斤面粉2只鸡蛋,再加上好的奶粉和黄油,怎么会不好吃。我们这里做点心,黄油、麦淇淋、鸡蛋都足量,没有添加剂,所以你们吃起来味道不一样。当然,手势也很重要。”老师傅的做点心的手势,徒弟跟个三年五年,也不是就能学会。

钱阿伯已经六十多岁了,做上海点心近四十年,眼睛还是炯炯有神。他每天早晨两点就会起床,准备学校一天的新鲜点心。令这里的老师流连、学生开心的中西点心,都出自他手。

糖糕是正在消失的上海味道,菱形千层酥、芝麻结、甜麦圈,开口笑等等,外面看得到的,这里却更地道,萝卜丝酥饼、鲜肉月饼,口味也会有特别的惊喜。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蒲桃四斤壳, 吃侬肉,还侬壳, 张家老伯伯勒拉伐?......”身在上海,如今更常用普通话的小青娃们,在青外食堂吃到的这些老上海味道,或许会和沪语童谣一起,留在他们的成长记忆里吧。


青外食堂点心伯伯

钱月聪老师傅,65岁,入行近四十年,一直在上海专做点心,给许多学校、机关带去美味,如音乐学院、金孔雀幼儿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