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娃课堂第二十期(初中部)——游吟经典|问何处清歌,一曲白云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0浏览次数:57

听!那是谁家的纤歌?

宫商角徵羽,dol re mi sol la,那是生出纯净的旋律,让流云也为之停驻。借问清歌何处有,青娃遥指——《游吟经典》的音乐课堂!

 

 

问何处清歌  一曲犹闻人间语

是故乡母语的童谣里,《灯塔》上的光亮,是夕阳下面向海默默许下的愿望,是你一直在我身旁。是久石让为《千与千寻》谱写的《いつも何度でも》,仿佛走过神社里悠长而沉静的甬道,仿佛那一日的河川上水波粼粼。是《AM I READY》的和声,像回忆中乡间的小路,月下的草尖上的露水。是《COUNT ON ME》的轻快节奏,如同绿叶上跳动的阳光,音符像跳房子一样蹦上旋律。

语言,是人类描摹世界、抒发自我、交流沟通的媒介。而如果说世界上有一门语言不需苦学,自然便能知晓其中真意,那么一定是音乐无疑了。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会酝酿诞生出不同的乐律,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游吟经典》这门课,便是让学生通过歌唱世界各地的经典曲目,体味、欣赏每种文化的不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独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的瑰丽动人。

问何处清歌,一曲犹闻人间语。华夏子孙的包容,大和民族的内敛,欧美文化的多元……通过歌唱各国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歌曲,《游吟经典》这门课将美的种子播种下去,让青娃们收获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传承美。

 

 

问何处清歌  一曲心声暗许

柏拉图指出,音乐教育是在将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游吟经典》这门课就是这种美的教育的一种体现。透过合唱训练的积累,使学生能够融合他们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用生来自带的乐器——“人声”来感受音乐、表达自我。

在分声部练习、歌吟、和声的过程中,音乐成为了联系孩子们的纽带。合唱,是极为重视集体意识、协作精神的音乐活动。这项音乐活动使孩子们得以提高协作能力,在各式各样的乐曲吟唱中获得更加积极、立体、直观、多面化的协作体验、社会交往体验。

问何处清歌,一曲心声暗许。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是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游吟经典》的美的教育使得孩子们在歌声中表达自我,在合唱中碰撞个性,达到“和谐”的交流境界。

 

 

问何处清歌  一曲白云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谁说这是只能形容古人歌声的句子?来《游吟经典》的课堂,让你的耳朵也能得到美的体验!

“感受音乐”,到“知道音乐”,再到“享受音乐”,《游吟经典》课堂用规范的呼吸发声训练、合唱练习,为青娃们未来可能的专业声乐、器乐学习打下了基础;用多元化的丰富内容,对一系列经典的演绎,扣响了青娃们音乐兴趣的门扉。试问何处清歌,一曲白云遏?请君侧耳听,青娃课堂,游吟经典,有清风十里,天籁遥传。

撰文:张炜晴

摄影:Feng

审稿:Echo

编辑: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