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心至则成
立冬刚过,青浦世外七年级学生便来到阿特麦文化园开展秋季拓展活动。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工匠精神”四个大字。
文化园中会有怎样的工匠精神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号开启了一天的旅程。
首先,大家跟随园区讲解员参观展厅。在那里同学们见识了各色各样的工具,如刨子、铁锯、钢尺和墨盒等。对于这些00后的孩子来说,眼前这一切着实陌生。
随后的家具展厅,小叶紫檀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因其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800年以上才能成材,故有“帝王之木”的美称。
接下来,便是同学们最为兴奋的体验课环节,
大家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项目一:
木工体验—刨花灯、做木勺
同学们有序的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就坐,并带上手套,系上围裙。所谓“刨花灯”,就是将操作台上的小木块一层层刨下来。而那卷曲的木屑便是“刨花”。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让很多同学叫苦连连。因为力气不够,同学们难以一气呵成,刨出来的基本都是碎屑,成不了花儿。可是当几位同学成功之后,大家的干劲顿时被激发出来,整个工作室瞬间沸腾,乒乒乓乓响个不停。最后,将刨花装进透明圆球里,放入小灯,穿好麻绳便完成了。当工作员熄灯的一霎那,同学们手中的“刨花灯”顿时点亮全场。
经过“刨花灯”的考验后,“小木匠们”信心满满。按照步骤,大家拿起刻刀挖出勺子的形状。没过多久,同学们又傻眼了。因为再怎么用力,刻刀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怎么也不听指挥。这一挑战还未结束,新的挑战又来了:用铁锯修改勺子的造型。同学们反复地拉动铁锯,却发现锯出的纹路弯弯曲曲。幸好还有下一步补救:打磨。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大家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手中的作品略显青涩,可是头上的汗水和手臂的疼痛感清晰的告诉大家:这绝对是一次独一无二的体验。
项目二:
制作手工皂
和上午的两个项目不同,它相对轻松些。同学们搓揉和许久,终于等来了手工皂脱模的那一刻。满脸的幸福溢于言表
自制小香皂
这一天的秋季拓展活动,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没有肆意流淌的汗水、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会有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学习亦是如此!愿同学们与“工匠精神”同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
撰稿:孙巧燕
摄影:盛 会
审稿:Echo
编辑: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