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成书,一撇一捺俱是历史;挥毫泼墨,横平竖直自有风度。青娃课堂,将汉字的神韵化作一泓春水,流入孩子们想象力的星海。
依类造形,鸟迹代绳
仰观日月叠璧,见丽天之象;俯察山川焕绮,知理地之形。于是,性灵所钟的华夏民族由天象地理、山形水纹、兽之爪印、鸟之足迹的自然之文,创造出了替代结绳记事的人之文——汉字。
在青娃课堂,同学们经历了仓颉造字那一夜的鬼哭神惊的气魄,与秦吏一起用铁画银钩的篆书写下“书同文”的诏令,与汉臣一起练习隶书“蚕头燕尾”的温厚稳重。楷书君子端方,行书灵动飘逸,草书自由奔放,瘦金体清绝孤傲——青娃遍览汉字历史,欣赏每一种书体的风度。
文之为德,郁然有采
点竖横折撇捺钩,笔画间皆是智慧蕴藏。青娃探询汉字构造的奥秘,得到了许慎“六书”的指引。“指事”,是“上”字、“下”字的察而见意;“象形”,是“日”字、“月”字的依类画形;“形声”,是“溪”字、“城”字意音结合……说文解字,青娃在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中,辨看领略古人造字的郁然有采、盎然意趣。
观斯人文,焕乎为盛
观看鉴赏汉字的风采固然心旷神怡,但袖手旁观,又怎会是世外学子的风格?但见青娃亲身体验人文风采,用一个个思维导图清晰地描绘出汉字各种书体的经典风韵。不仅如此,形神俱备的小篆,也被孩子们信手拈来,以字绘形,以书成画。世外青娃用一个个或刚或柔的汉字,将天马行空的奔放想象落在纸上,自成一色风趣,自成一片焕然。
撰文:张炜晴
摄影:张炜晴
审稿:Echo
编辑: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