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演主角的大明星“米老鼠”
沃尔特·迪士尼
“米老鼠”是第一个诞生在沃尔特·迪士尼笔下的动画人物形象。事实上,沃尔特并不是米奇的唯一发明者,米奇的外形主要是画师厄布·埃沃克斯创作的:一个圆形头部上两个圆形大耳朵和尖尖的嘴巴,又加上梨形身体和细长的四肢,便成了一个老鼠的形象。当然,此时它也不叫米奇,而是叫做莫提姆(Motimer),但沃尔特的太太莉莉安凭直觉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名字偏女性化且不够响亮,于是她将这只老鼠命名为Mickey,最终得到了一致的认同并予采纳。
沃尔特·迪士尼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日益更新之下,新创作的动画人物也越来越丰富,喜爱“米老鼠”的观众逐渐变少了。因此,当时迪士尼内部也就是否继续“米老鼠”系列动画的拍摄产生了争议。不过由于“米老鼠”是沃尔特·迪士尼的心爱之作,沃尔特不愿放弃它,并打算用一种新的动画题材来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865-1935)于1897年写的一部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在此进入了沃尔特的视线。这是一部根据歌德同名叙事诗创作的音乐作品。讲的是魔法师的徒弟趁师傅外出时,偷偷地摆弄起师傅的魔法扫帚来。结果却弄巧成拙、酿成水灾的故事。
沃尔特大胆的决定让“米老鼠”担任该故事的主角。用动画的形式诠释这部古典音乐作品。而这就是影片《幻想曲》最初的创意了。
第二篇章 独特的“米老鼠”式音乐动画
在1940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正式发行了这部独特的动画片《幻想曲》。它是电影工作者首次尝试将古典音乐和动画相结合,以动画来诠释音乐、表现音乐的电影。
影片中充分运用“音画同步”的艺术处理,这样的音乐也称之为“米老鼠式音乐”。采用情绪一致、节奏相同的音画关系,堪称大荧幕动画史的里程碑之作。这无论是对于迪士尼公司、还是动画史、还是对于全世界的动画迷来说都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
《幻想曲》这部动画由七个段落组成,其中包括八部不同音乐大师的杰作。不仅有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也有理性的古典主义和感性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并且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乐派和颇具创新精神的现代音乐作品。迪士尼的动画师们根据这些音乐想象出了七段不同的故事,带给大家新颖独特的视听感受。
第三篇章 富有生命力的角色绘制
动画影片中的米老鼠起初是迪士尼公司的一个动画助理绘制的,后来经由米奇艺术专家弗莱德·摩尔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做了修改,赋予了它有个性和魅力的形象特点。
米老鼠稿图
Mickey早期
他把米老鼠原有的小头换成了大头,把细窄的身体换成了椭圆的梨子型,为它的眼睛加上了眼白以便让它更有表现力,能够准确的传达出所有的情感,可以说米老鼠是个性动画的杰出代表作。在《魔法师的弟子》故事段落中“米老鼠”第一次有了瞳孔,使这个动画形象更真实生动。
修改后的Mickey
《魔术师的弟子》段落中,魔法师的造型是动画家泰特拉的作品。他是第一个为动画人物带来强烈情感的动画家,也是为角色动画定下标准的第一人。在本片中为了获得更生动的效果,他找来一位默片演员作为这一魔法师的原型。并且他加上了大胡子和三角帽,还穿上了长袍,结果就变成了荧幕上的大魔法师。据说,片中魔法师挑眉毛的这个动作就是模仿了沃尔特惯有的表情。
预告
同学们,想知道音乐中的魔法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吗?2月26日我们将在mooc平台“大耳朵音乐站”推出《魔法师的弟子》影音赏析,听卢老师娓娓道来:与以往不同的“米老鼠”是如何配合音乐,演绎“小徒弟”荒唐却又滑稽的故事。
撰文:卢承珉
插图:卢承珉
审稿:Echo
编辑: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