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形如耳朵的数字,今天是全国爱耳日。
开启敏感的听觉,听见花开的声音;开启相通的五感,感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在上一节《通感艺术通识课》第二讲中,我们聚焦于华夏五千年文明与人类群星闪耀的连结。用听觉、视觉与心灵相通,在水墨丹青与缤纷油彩、古琴与管弦的遥相呼应中,感受超越文化藩篱的美之印象;通过音乐、电影、剧情来欣赏绘画,欣赏世界美术史,会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发现一个巨大而美轮美奂的世界。从艺术家生平传奇到画中那些生动的剧情故事,与音乐、电影相融,去领悟多重感知叠加后的艺术魅力。
1 洛神与雷诺阿
洛神相传是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她才华横溢,美丽绝伦,成为了后世诸多文人雅士心中的梦境,在屈原的《天问》和《离骚》里,在曹植的《洛神赋》的抒情里,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里,洛神的形象都成了旷世大作,显象为诗情画意、斑斓美境。尤其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一幅长卷徐徐展开,如同一部文艺电影,通过翩翩身影、飘飘衣袂抒发着人神之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灵动绮丽的身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全幅画作采用了三段的奏鸣曲式,相会、热恋和伤心别离,如泣如诉,天籁涌动。画里有他们的絮语呢喃,画里有他们的浅吟低唱。通过绘画,我们体验到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梦幻旋律。
雷诺阿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柔软的色彩铺陈、细腻的笔触延展,映射着他心中浓浓的暖意。他的画充满着愉悦的色调,给人们带来欢喜美妙的心境。那幅《小艾琳》,与德彪西的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如出一辙,如光影般彼此偕同、映照。
在紫色苜蓿盛开的土地上
是谁在清晨低吟浅唱?
是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嘴唇红如樱桃
她的歌声轻放就像
夏日骄阳里百灵鸟
在枝头引吭歌唱……
《雅典学院》的创作正值文艺复兴盛期,拉斐尔的艺术生命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画57个人物,大都采用文艺复兴时代的躯体来映射古希腊的不朽灵魂,也可能想表达美在天地间轮回的暗喻。当文艺复兴三杰与古希腊巨擘们隔空相望,精神的盛景正在璀璨呈现,如同千江映月,华明天宇。
2 “东方文艺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
通感艺术通识课的第三讲将继续中西美学比较的大主题,从素有“东方文艺复兴”盛期的魏晋艺术作品到欧洲文艺复兴顶峰艺术作品的剧情解读,配合音乐、电影,依然会带给大家难忘的通感体验。
魏晋风华与中国先秦的哲学思想彼此呼应,形成精神旷达的黄金时代,艺术大家层出不穷,从画圣顾恺之到书圣王羲之、从竹林七贤到敦煌壁画,不一而足。如果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喜马拉雅山脉,充满着神秘和深远的哲思,那么米开朗基罗就是珠穆朗玛峰,他通过雕塑与绘画使得精神的圣殿高高耸立。
当第一堵围墙从蛮荒之地屹立,当第一缕炉火映照着彼此脸庞,当第一声呼唤弥漫在天地之间,当第一次归来在花开的陌上,我们在密密匝匝的年轮里沿着叶脉相遇,相聚在同一片天地。
古木参天,塔舍林立,幽静得能听到细微的心跳。远处的大海如同层峦叠嶂般地有着异常清晰的脉络,那些波动的光影层次也渐次分明起来。遥远的斑驳的时光,也开始舞动闪烁着,耀人耳目。
沿着蔚蓝海岸飞驰,远处有一片圣光绽放着,如同遥远的圣咏,在波光粼粼间绵延无际。岁月成为残缺的影像,隐匿在海滨细碎的沙滩间。遥不可及的历史有了呼吸,我仿佛闻见了时间深处的光芒。
“听见花开”通感艺术通识课第三讲
从魏晋风华到佛罗伦萨
讲师介绍:古远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大师讲坛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课程导师,致力于艺术通感的研读和传播。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一财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星尚频道、上海航空、东方航空等官方合作媒体《首席ELITE》创始人、总编辑。拍摄制作定制电影《水浒外传》与校园音乐剧电影《歌舞青外》等。
本期互动嘉宾:Claude Lep
德国大提琴家Claude Lepetit作为苏州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家主演大型歌剧《阿依达》《图兰朵》。他以第一名联邦获奖者在“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取得成功,在莱比锡大学竞赛中得奖并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Peter Pirazzi奖学金”中获奖,在2005年的“马尔克诺伊基尔兴国际音乐比赛”中获特别奖。他作为独奏演员曾与不同的交响乐团在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和约旦演出。曾是理查德·瓦格纳协会的奖学金获得者。作为一名教师,他被邀请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客座讲师;作为首席大提琴手Claudius Lepetit从德国青年爱乐乐团中获得了乐团经验,他曾担任西安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包头交响乐团和德国什未林交响乐团的客座首席大提琴手。自2010 年以来Claudius Lepetit 作为乐团音乐家在安哈尔特的德绍爱乐乐团工作,2012年到2015年曾担任首席大提琴手。
合作媒体
撰稿:郑敏燕
审稿:Mrs. Yu
编辑: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