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长版”的寒假中,青娃们由于疫情只得宅在家中,但青娃们思想、心灵、想象力仍是自由自在,不受时空束缚。
阅读是一场和自由有关的旅行。青浦世外初中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大航海”时代,开启一段荒岛求生的历程;走进老北平,吃一碗滚烫的热豆腐,认识一个劳苦的洋车夫;搭乘“鹦鹉螺”号,航游四大洋七大洲。
角度:跨媒介多角度,文学其实很好玩
六年级的青娃们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不同角度的文本理解以及和1997版电影的比较,梳理感性认识,注重文本整体性,养成文本论证意识。
青娃年纪虽小,但理性分析和感性思维的融合能力不容小觑。
一篇篇“荒岛生存指南”展现了同学们梳理情节的过程、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和思考。
聚焦人物,探析人物的形象特点。青娃们与书中的人物来了一场“隔空对话”,用“找文本依据、提炼关键信息”等方法,品味形象特征,体会到了其背后折射的社会现状,从而引发了青娃们的辩证思考。
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所呈现的就是原著文学价值在不同时代的延续。“星期五”、女性角色、鲁滨逊的英雄形象变化……通过电影和小说的比较,青娃们更多了一个角度来感受主人公鲁滨逊的内心,其实也是读者和观众内心对于先进文明与“野蛮”文明的疑惑和思索——我们如何理解差异?又将如何面对差异?
青娃们以小组战队的方式认领了各自的穿越坐标和时间,他们将面临怎样的生存危机?又要如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逃脱求生呢?青娃们合理分工,集思广益,正在创造自己的求生故事!精彩仍将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温度:小人物与大社会
“假如你有一次穿越到《骆驼祥子》的机会,你会穿越到书中的哪一章节,才能成功拯救祥子?”
随着老师的启发式提问,七年级青娃来到了《骆驼祥子》里的那个尘土喧嚣的悲喜人间。关注在大社会环境中的小人物之命运,关注永恒的人性温度。
在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下,青娃渐渐体悟到了小人物被大环境裹挟的悲剧命运,个人力量在黑暗社会下的无力挣扎。
青娃们有感而发,将《骆驼祥子》里的一个个小人物搬上剧本,演绎书中的老北平。他们的剧本是怎样的妙趣横生?来一睹为快吧!
深度:航游科幻海底世界
离开了老舍笔下老北平的青娃,七年级的青娃们又在凡尔纳的科幻世界流连忘返。在异彩纷呈的默读训练活动中,青娃们于严谨科学的想象世界徜徉,深度体味科幻小说“科学+幻想”的品质。
对着海洋的种种佳肴垂涎三尺;画出“鹦鹉螺”号的内部构造图纸;解释“鹦鹉螺”号的潜浮原理;化身海底导游,将海底的奇异胜景娓娓道来,一一介绍给未来游客……
将《海底两万里》中的精彩章节改写成剧本,是强调海底世界的道具布景?还是突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是注意矛盾冲突的紧张刺激?还是注重原著对话的还原?来看看青娃们撰写的精彩片段吧!
从一人一岛一人生,到一人一城一社会,再到一人一艇一世界;
从训练默读的阅读方法,到剧本的写作尝试,从文学赏析、电影比较,到故事原创写作;
从笛福记录航海时代的冒险精神,到老舍描绘老北平的鞭辟入里,再到凡尔纳展现海底世界的入木三分;
从体悟黑暗社会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到关怀殖民主义在历史上留下的斑斑血迹——
整书阅读既是阅读人生,也是经历人生。
一路采撷、一路思考,青娃们将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赏析艺术作品,体验多样人生!
撰文:青外语文组
摄影:青外语文组、青娃
审稿:Echo
编辑: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