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了不起的她——青外抗疫“她”力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08浏览次数:86

        惊蛰节气,东风渐暖,春雨细切。春芽萌动,花香渐浓,草长莺飞,万物欣欣向荣。

        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与往年不同,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老师们坚守在云世界里开展网络授课,向青娃们进行隔空教学。

       青浦世外有一群了不起的“她”,默默坚守着、无私奉献着,用专业技能和坚韧力量守护青外,陪伴青娃在这段特殊时期里的学习和生活。

        让我们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她”,看看她们如何坚守一线,施展巾帼力量,助力抗“疫”。


青外抗疫,她们这样说

        心理老师、年级组长、大队辅导员、信息老师、通讯老师,不同岗位上的她以专业的态度投入这场抗疫中。

 

“利人才能利己,立己方能立人”


        特殊时期,家长和孩子都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初中部刘敏老师通过撰写《情绪防疫,快乐宅家指南》等公众号推文,设计并录制了《面对压力,如何提升心理弹性》等网上心理课程,还进行了《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更亲密》的家教论坛直播,在疫情较为严峻的时期对青娃和家长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大家舒缓紧张的情绪。

        心理辅导讲究细水长流,三月网课学习期间,刘老师一周五天向初中部学生开放在线心理个别辅导,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每天在初中部家长群推一条语音:《孩子在线学习,家长如何做》《恐辅症来袭,渡劫有方法》《找到源头,缓解焦虑》等,给家长们减压,给青春期的亲子沟通支招。

        学校工作之外,刘老师也踊跃承担社会工作。作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她受邀成为上海新闻广播“直通990”心理专家团成员,为抗击疫情的特别节目出谋划策;她还坐镇曹路妇联的心理、法律咨询平台,为求助的人们答疑解惑。不仅如此,刘老师还参与了青浦区中小学心理微课的主题设计,已完成了部分初中和高中心理微课的录制。

        刘敏老师用自己的专业、责任、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和温暖,让大家情绪安定,自己也在助人工作中提升了愉悦度和价值感。通过发展性的心理辅导,给学生温暖、稳定、有支持力的情绪,帮助学生从积极、正向的角度看问题,拥有阳光快乐的心态。

 

“是困难,更是教学机遇”

        小学部三年级组长彭嘉玲老师的工作风格一向是举重若轻,在这段面临挑战的非常时期,她带领年级组集体备课,众人拾柴火焰高,凝聚起集体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能量。也给了小青娃和家长们,以及三年级的其他老师以极大的信心。

        这段特殊时期,在彭老师看来,对青娃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她引导三年级的青娃学会自己进行作业反馈,不过分依赖父母,孩子们已渐渐有了自己主动上传并云订正作业的意识。她的指令清晰简明,是小青娃能够独立提交作业的大前提。温暖的鼓励,是小青娃勇敢尝试的动力。尝试放手让学生去做,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更让青娃们体验到了新的学习乐趣,还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是困难,更是教学机遇。合作引导、关心成长,是彭老师带给青娃和同事们的力量。

 

“播下希望种子 点亮青娃心灯”

 

        小学部二年级组长杨韵老师有着比春阳更和暖的微笑。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青娃们来说是一本现实的教科书,瞬间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

        杨老师是一位“有心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善于发现各类有价值的资源,并及时将信息推荐给学生:介绍抗“疫”英雄的事迹,激发青娃的学习动力;潜移默化地开展生命教育,让青娃们感受到平凡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通过细致的沟通和适时的激励,引导孩子们规划、管理好时间,帮助青娃克服在自主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每天十点,杨老师都会准时在班级群里跟青娃以及家长们沟通,她那动人的文字,轻柔的话语,如涓滴成流汇成海,像一束温暖的光亮,点亮了青娃的心灯,给予青娃们每天认真居家学习的力量。

 

 

“迭代,更亲近更完美”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靠近目标或结果。作为初中部一名数学老师、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张舒悦老师用“迭代”来概括自己近期的工作状态。

        在教学中,由于网上教学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利用黑板来演示演算过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张老师不断尝试各种网络教学手段,改进演示的方法,改善教学语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30分钟的网课往往需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准备。

        作为班主任、年级组长,张老师构想了多种方法与青娃们建立联系,追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态,如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联络员来联系战队组员;通过ZOOM与青娃家庭视频连线,在家校间构建起连接的桥梁。为了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沟通,张老师还尝试在作业回馈时发送语音评语等方法,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成为朋友。

        这段特殊时期给了师生试错的空间,在尝试-调整-再尝试的过程中,张老师不断精进教学,在日常生活中与青娃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灵活而阳光 和善而坚定”


        人如其名,初中大队部梅梅老师的脸上总是挂着恬淡的笑容,传递着和善而坚定的力量。青娃宅家分享、青娃微课、网络观课公约……梅梅老师运用多样化的活动调动青娃的积极性,让分处多地的青娃通过青外云平台参与到大队部活动中。

        在推动青娃参与微交流时间“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想……”的过程中,梅梅老师鼓励孩子们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技能。万事开头难,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青娃们在分享中收获了成就感。大队长也用老师的方法来鼓励其他同学,传递正面积极的态度。

        对待同学们温暖和善的梅梅老师,对于德育活动质量的把关又是如此坚定。由于不能面对面布置大部队任务,担心无法及时沟通,梅梅老师对沟通策略及时加以调整,分拆每个阶段的任务,让大部队的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任务要求,确保德育教育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跌倒了,换个漂亮的姿势再爬起来”


       疫情期间,青娃们不得不“宅”在家中。以往校园中传统德育活动无法开展,而采用网络进行德育活动这种新模式,在达成度、效果方面可能会有所影响。小学大队部张玉裕老师提早准备了各种预案,把每个流程拆分开来细细推敲,对内容和展开方式不断进行打磨,保证了线上德育活动的质量。

       “别样元宵”活动、线上升旗仪式、线上学习启动仪式……张老师根据青娃们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丰富的符合孩子们发展特点的活动,激发青娃们的自主探索欲。

       线上活动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张老师不断探索学习,遇到挫折——用其它方法——再尝试……用她的话说:跌倒了,换个漂亮的姿势再爬起来;失败了,探索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向小青娃们传递了坚定的力量。

 

“坚守本心,真切踏实”


        疫情期间,要实现高质量网络学习,除了需要老师指导,还离不开谁?当然还需要信息老师的技术支持。无论清晨还是夜晚,初中信息部的乔雯老师都会守在电脑前,接收各科老师传送来的网课录播视频。互道一声“辛苦了”之后,乔老师的工作又开始了,她一丝不苟地把课程分门别类地上传到慕课平台,保证同学们能够按时收看到丰富的各类课程。

       在为各类课程提供技术支持时,乔老师总会站在青娃的角度考虑,力求贴近青娃们的学习、生活经历。在编辑公众号文章时,乔老师常把通讯稿设计得图文并茂,吸引青娃们阅读。难怪青娃们是那么地敬爱并信任乔老师。

       为青外的网络教学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支持和保障的乔老师却谦虚地说,这离不开整个信息组的合作,自己的力量来源于团队的力量。

 

 

青外抗疫,她们的每一天

       为了达成更高质量的网课教学,她们早早来到学校,像平时一样开始工作。然而这特殊的疫情时期,每天的忙碌又与平时很不同——直播、录课、小组讨论、网上批改作业,与学生、家长网上及时互动……

 

早晨测体温入校

 

 

 年级组讨论、学科组讨论


 视频会议准备在线教学工作


测试在线平台的直播效果

录课、直播、线上答疑


 中午有距离食堂用餐


 餐后操场散步增强体质


 下午继续讨论录课、直播、线上答疑、批改作业......


 

       她们,是青外女教师共同抗“疫”的缩影。在抗击疫情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青外了不起的“她们”,不辞辛劳,日夜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际妇女节”的深刻内涵。

       她们,是盛开在荆棘地里的金玫瑰,她们,撑起了疫情防控的半边天;她们,为我们带来了无畏的力量和希望的曙光……

 

撰稿:屠妍慧、刘斯甜

审稿:Mrs. Yu

编辑:Aaron